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关于基础教育的论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和核心内容。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那就是:我国现在最大的政治任务是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发展经济,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因此,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
在邓小平看来,教育是现代化的基础,“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他不仅把教育与农业、能源和交通并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而且反复强调“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教育是人才的基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因而受到邓小平同志的特别关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基本思想。1985年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作为一种战略考虑,他要求教育从基础教育抓起,扎扎实实地抓,坚持不懈地抓,真正抓出成效来。他说:“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
邓小平之所以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是因为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的基础不牢,高等教育的质量就难以提高。因此,“我们要在科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邓小平之所以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是因为从人才成长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应当从青少年开始。邓小平说:“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总结各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他指出:“有的国家中小学质量差,吃了亏。我们无论如何要保证有一批学生基础课学得好,否则将来要吃大亏。”
邓小平之所以特别重视基础教育,还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将来国家竞争力的大小是由现在基础教育的质量高低决定的。1985年他就提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后来,他再次强调这一看法,“我们的路还很长,还要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现在要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位是发展教育和科技,要从现在的娃娃抓起,因为将来管事的是他们。”
邓小平同志重视基础教育,他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和培养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是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也就是说它首先是针对基础教育提出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新时期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对全体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四有新人”起初也是针对青少年提出来的。1980年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四有新人”最早的提法。1982年他把“有知识、有体力”改为“有文化、守纪律”,1985年他又把“守纪律”改为“有纪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四有新人”。
邓小平重视基础教育,不仅体现在他对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培养目标的指示上,而且表现在他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系列论述中。邓小平关心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1977年他指出:“看来,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教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1978年他再次提出:要“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邓小平特别关心基础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他说:“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针对当时的一些不良风气,他指出:“改变这种风气,要从小学教育开始”。
基础教育如此重要,但目前基础教育的状况离邓小平同志的期望,离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大问题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按照“四有新人”的目标,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最根本的任务。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新体现,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新形式,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新模式,它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把毛泽东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质量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毫无疑问,各级各类教育都承担着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任务,各行各业的人员都需要提高素质,但是由于基础教育的对象、作用、地位的特殊性,素质教育主要和基础教育相联系,特别要在基础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换句话说,提高素质,是对所有人讲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基础教育、中小学生讲的。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基础教育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对于教育者来说,基础教育对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负有重大责任。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包含着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特别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段话是关于素质教育最全面、最权威的表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则进一步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概念,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根本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创新;坚持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干部的决定性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全面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的素质,由高素质的干部、教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学生;坚持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基础上校内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这些工作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性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彻底完成和完全解决。现在的问题是要集中力量,找准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由此带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明确当前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必须牢牢把握住素质教育是怎样提出来的,它主要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很显然,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它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应试”,以考试为中心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切和考试有关的,都得到重视,一切和考试无关的,都受到排斥;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由考试分数决定其成败得失。应试教育偏离了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任务,违背了基础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实践表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最关键、最现实的问题是加快考试、评估制度的改革,建立符合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评估制度,发挥其在推行素质教育中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如果我们真正按照素质教育的人才标准、质量标准建立和实施了真实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估制度,全面检测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状况,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检测学校为确保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管理方式上的特色,那么片面追求升学率,按应试教育的一套去教、去考、去学的做法就会避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家长,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由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方面来。如果说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先导,那么按照这种人才观、质量观建立起来考核、评估学生、教师、学校的制度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应当指出的是,人是一个整体,人的素质不是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人的素质还要进一步转化为人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与效益。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素质水平的高低都要表现在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上,都要通过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来检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历来提倡并身体力行“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主张敢想、敢试、敢闯,说真话、说新话,要求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生创新、教育学生创新。他在1984年就指出:“我们现在教学上‘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的发展。”他认为,“一开始就启发学生,向着更广更深走,这就有希望了。”针对借鉴、学习外国的东西,他强调:“先要学会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创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不仅要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而且“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根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江泽民同志特别重视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接见两院院士时他再次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和天赋有一定联系,但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靠的是创新教育。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主要的弊端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标准评判学生,它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抑下去,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相对于国外教育,中国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为21世纪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当前最主要的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以下方面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需要改革应试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是排斥知识教育,掌握知识的多少,本身就是人的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志,影响人的创造力大小的一个条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它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消化、吸收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并将其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需要改革应试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应试教育把学生简单地视为被动的客体,把人脑当作固定的容器,教师生硬地灌输知识。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没有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创新教育就是要求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老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养成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独立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创新教育还要求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科学地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新。